今天不讲水浒,不讲三国,我们来讲讲国产表历史
中国人第一次使用钟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朝,随着第一批西洋钟出现在明朝皇帝万历帝的眼前开始,钟表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广泛的在皇帝以及官宦世家中流行开来,因此至今在博物馆中展览着大量的西洋钟表。
虽然宋朝人苏颂的水运仪象台被认为是最早的擒纵雏形,但是钟表的发展和起源确实是在欧洲,所以钟表确确实实的属于是舶来品。
诞生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有西洋手表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处,都瞬间搬去了香港、台湾,导致中国内地市场上,一下子没有了手表可卖可买。
从1949~1955的几年间大部分国人只能通过高耸的钟楼以及办公地或家里的机械座钟了解时间,这对于一个百废待兴,存在着无数努力奋斗人民的社会来说,无疑是非常不方便的。
诞生
1955年3月24日,第一支中国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三年后的1958年,随着上海手表厂的建立。一些有轻工业基础的城市天津、上海、北京、南京、杭州、青岛、烟台、哈尔滨、丹东、广州、扬州…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发展起了自己的手表厂。
手表制造业正式在我国形成,多城市共同修建表厂,可见手表制造业的发展在当时属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节。
成长
1960年,上海手表厂著名的A581型手表就生产了45万只,加上其他各地手表厂的贡献,中国人民慢慢戴上了自己的国产手表。国产表产量直接从1959年的几万枚倍数增长到超过50万枚!那时的国产手表,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最贵的就是上海牌手表了,差不多80-120元。
随后,中国国产手表行业蓬勃发展,各项技术发明和进步欣欣向荣。1961年发展出了自己的避震器;1962年生产出了第一枚日历表;1964年自产自动日历表和潜水表;1965年成功制造出自己的计时码表。1966年,由于社会的动荡,导致很多手表工厂的停工,产能降低,手表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手表跟其他日常必需品一样进入了“凭票供应”的时代。
辉煌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20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人逐步进入婚育年龄。年轻人结婚必备的 “三大件”一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的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真是一表难求啊!为了一张表票,很多人要彻夜排队去排号领取,或者托亲戚、托朋友,想尽一切办法。
于是,?轻工业部在1970年3月组织16个钟表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成立联合设计组,集中在北京手表厂,设计小组通过总结十几年来我国手表生产的实际经验以及对比国外各种手表机芯的优缺点,进行机芯设计,样机试制,批量试制和图纸定型。
终于,在1971年研发出了我国的第一款统芯——SZ1型机芯,并在1972进行全国推行,将手表产量从1967年的134万只,增加至1974年的656万只。
由于统芯的加持,在1973年到1983年的10年间,我国的手表厂数量发展到了100多家,手表年产量从656万只迅猛的增长到了5447万只!其中统芯手表的产量占到了全国手表总产量的82%左右,手表全国社会保有量达2.2亿只,每百人的平均手表拥有量从1952年的0.07只上升到了当时的22.2只,彻底的告别“凭票供应”的时代,解决了国人戴表难的问题。
陨落
然而,统芯的大面积运用,对于手表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产能迅速增长满足了国人的用表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国产手表出现制表技术缺乏创新,停滞不前的后果。
随着改革开放,大批量的国外品牌手表进入中国市场,国产表“千表一面”的技术缺点受到了来自国外精美,样式丰富的品牌手表冲击,价格一降再降,大批表厂面临倒闭。
加上廉价石英表和机械表的进入,国产表最后的价格优势也被彻底取代,最后形成了国产表“溃不成军,土崩瓦解”的局面。
未来
所以,今天的国产钟表制造量虽然占世界产量的75%以上,但是在“质”的方面来说,国产表的发展道路还很长,现在的国产表是上海、海鸥、北京这老三大品牌,还有飞亚达、罗西尼、天王、依波这新四大品牌,包括格雅、雷诺、宝时捷、星皇等等发展的时期,真正的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加上高品质的严格的机械制造,才能设计和生产出漂亮的、受世人普遍认可和喜欢的好手表。
顶级复刻,货到付款,质量保证,对版发货,售后五年,添加 微信:AFZF66 备注:大云时间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tch555.com/9139.html